拉丁字母
拉丁字母(Latin alphabet),或罗马字母(Roman alphabet), 指古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及受拉丁语影响的一系列语言所使用的字母体系。 是现代三大字母体系之一,也是目前世界最通行的字母体系。
注:拉丁字母不仅是拉丁语的字母。
与其它字母体系的联系
由希腊字母(Greek Alphabet)的西部变体,经古意大利字母中的伊特鲁利亚字母(Etruscan Alphabet)传入古罗马,形成了大写字母。 小写字母则由大写字母的手写体演变而来。
演变流程
古拉丁字母
古拉丁字母表大约在公元前 6 世纪形成,指伊特鲁利亚字母表中,由罗马人抽出其中的21个字母所构成的字母表。
伊特鲁利亚字母 | 𐌀 | 𐌁 | 𐌂 | 𐌃 | 𐌄 | 𐌅 | 𐌆 | 𐌇 | 𐌉 | 𐌊 | 𐌋 | 𐌌 | 𐌍 | 𐌏 | 𐌐 | 𐌒 | 𐌓 | 𐌔 | 𐌕 | 𐌖 | 𐌗 |
---|---|---|---|---|---|---|---|---|---|---|---|---|---|---|---|---|---|---|---|---|---|
古拉丁字母 | A | B | C | D | E | F | Z | H | I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V | X |
名称 | A | Be | Ke | De | E | Ve | Ze | He | I | Ka | El | Em | En | O | Pe | Ku | Er | Es | Te | U | Eks |
中古拉丁字母
中古拉丁字母表在公元前 3 世纪形成,主要发生了两点变化。
- 由于当时的拉丁语中没有 Z 的音,很快发生了脱落。
- C、K、Q三个字母同时表示清浊塞音[ɡ]和[k],只是,在 A 前可用 K 或 C,在 V 前用 Q ,其他用 C ,这样区分。因此在 C 的右边加了一短竖,形成了字母 G ,字母 G 被放在了原来字母 Z 的位置。
中古拉丁字母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V | X |
---|
古典拉丁字母
公元 1 世纪,罗马征服希腊,对希腊语外来词中的新音素[y]和[d͡z],再次借用了希腊字母Upsilon和Zeta, 注意这两个字母在上一轮中对应着字母 V 和已经脱落了的 Z 。
古典拉丁字母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V | X | Y | Z |
---|---|---|---|---|---|---|---|---|---|---|---|---|---|---|---|---|---|---|---|---|---|---|---|
拉丁名称 | ā | bē | cē | dē | ē | ef | gē | hā | ī | kā | el | em | en | ō | pē | qū | er | es | tē | ū | ix | ī Graeca | zēta |
拉丁名称读音 | [aː] | [beː] | [keː] | [deː] | [eː] | [ɛf] | [ɡeː] | [haː] | [iː] | [kaː] | [ɛl] | [ɛm] | [ɛn] | [oː] | [peː] | [kuː] | [ɛr] | [ɛs] | [teː] | [uː] | [iks] | [iːˈɡraɪka] | [ˈdzeːta] |
其中前21个字母中,
- 元音的字母名是其本身
- 塞音的字母名是其后面加上 ē 。
- X 也算塞音,但拉丁语中不能用于开头,在前面加 i 。
- K/Q 与 C 同音但不同使用,加上 A/U 体现他们的使用环境。
- 其他辅音在前面加 e 。
第22个字母 Y ,名字叫做“希腊的 I”。
第23个字母 Z ,名字和希腊字母一样叫做 zeta 。
字体发展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字母很少发生变化,但是字体一直在演变。 从中世纪初的罗马方体(Roman square)一路演化成罗马体(Roman),并分别变成了大写(majuscule)和小写(minuscule)两套字母。
此时部分字母的小写出现了随着位置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是同一字母的书写情况。比如:
- 字母 A/G 有两种小写形式, 一个用于手写体一个用于印刷体。
- 字母 I 出现了两种小写形式, i 和 j ,前者用于词首和词中,而后者用于词尾。
- 字母 S 也有两种小写形式, ſ (长 S)和 s(圆 S),前者用于词首和词中,后者用于词尾和与 f 连用时。
- 字母 V 出现了两种小写形式, v (尖 V)和 u (圆 V),前者用于词首,而后者用于词中和词尾。
现代拉丁字母
- 字母 V 代表[u]和[w]这对对应的元音和辅音。但是后者经过[β]演变成了[v]。16到18世纪间,分化成了现在的 U 和 V 两个字母。
- 同样的,字母 I 代表[i]和[j]。16世纪时,分化成了现在的 I 和 J 两个字母,其中 J 在拉丁语的新名字是jot[jot]。
- 日耳曼语族(古英语和古高地德语)的[w],原用来自如尼字母的字母(wynn)表示。比如古英语在8世纪前使用如尼字母书写。7~8世纪出现了二合字母 uu 或 vv 的表示,并逐渐出现了对应的印刷连字。14世纪,这个连字被接受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字母。16世纪末才得到普遍承认,进入各种拉丁字母语言的字母表。这个字母会根据各语言中的来源被称为两个 U 或两个 V 。
之后各语言的书写系统基本定型,不再有变化。
基本拉丁字母
主条目: ISO 基本拉丁字母
197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制基本拉丁字母表,基本定形。
除了基本字母以外,各种使用拉丁字母的语言中,还有三类字母,一类是带有附加符号(diacritics)的字母,一类是连字(ligature)演变,一类是借用其他文字体系的字母。 附加符号和连字这些在各个语言中表示的意义往往有区别,借用也会有根据来源的差异,而基本字母则相对来说是基本一致的。
ISO 基本拉丁字母 | ||||||
---|---|---|---|---|---|---|
Aa | Bb | Cc | Dd | Ee | Ff | Gg |
Hh | Ii | Jj | Kk | Ll | Mm | Nn |
Oo | Pp | Rr | Ss | Tt | ||
Uu | Vv | Ww | Xx | Yy | Z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