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律
(重定向自矛盾)
| 矛盾律 | |
|---|---|
| 术语名称 | 矛盾律 |
| 英语名称 | law of non-contradiction |
| 别名 | 不矛盾律, 无矛盾律, law of contradiction, principle of non-contradiction, principle of contradiction, LNC, PNC |
矛盾律(law of non-contradiction ,或 law of contradiction)是古典逻辑三大基本规律之一,指不能同时接受一个命题及其否命题,或者说不能接受一个命题既真又假,或者说一个 [math]\displaystyle{ A }[/math] 不能同时是非 [math]\displaystyle{ A }[/math] ,即“A 必不非 A”。
定理
永真式 [math]\displaystyle{ \vDash \lnot (P \land \lnot P) }[/math] 称为矛盾律(law of non-contradiction),简写为 LNC 。 其中 [math]\displaystyle{ P }[/math] 和 [math]\displaystyle{ \lnot P }[/math] 称为一对矛盾(contradiction)。
在谓词逻辑中,矛盾律表现为: [math]\displaystyle{ \vDash \forall x \lnot (P(x) \land \lnot P(x)) }[/math] 。
常见等价形式包括:
- [math]\displaystyle{ \vDash (P \land \lnot P) \rightarrow \bot }[/math]
- [math]\displaystyle{ \vDash \lnot P \rightarrow P \rightarrow \bot }[/math]
意义
- 在自然演绎系统中,矛盾律常作为基本推理规则或定理出现,或者以爆炸原理的形式作为定理出现。
- 在 Hilbert 系统中,矛盾律通常作为一个重要的公理或定理。
- 矛盾律与同一律、排中律共同构成古典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在古典逻辑中:
- 它确保了逻辑的一致性,即系统内不能包含逻辑矛盾;
- 它为爆炸原理提供了逻辑基础;
- 它是理性思维的基本前提,被认为是所有逻辑系统中最不可置疑的原则。
- 从理论系统中发现矛盾,即悖论,往往意味着理论系统的一致性缺陷。
非经典逻辑中的情况
- 直觉主义逻辑
- 认为矛盾律比排中律更为基本和不可置疑,完全接受矛盾律:即 [math]\displaystyle{ \lnot (P \land \lnot P) }[/math] 仍然是永真式。
- 多值逻辑
- 多值逻辑中,矛盾律通常以修正的形式成立; [math]\displaystyle{ P \land \lnot P }[/math] 本身可能取真假以外的其他值。
- 模糊逻辑
- 矛盾律不绝对成立,因为真值度连续变化。
其他表述
矛盾律的表述仅要求两个命题互为否定,可以扩展到命题逻辑外的逻辑领域中,并替换为一对互为否定的命题:
- 模态命题:不能既必然 A 又可能非 A ;不能既可能 A 又必然非 A 。
- 直言命题中的 A 与 O 、 E 与 I :不能既所有 x 都具有性质 p 又有的 x 不具有性质 p ;不能既所有 x 都不具有性质 p 又有的 x 具有性质 p 。
- 直言命题中的单称命题:某个 x 不能既具有 p 又不具有 p 。即对一个个体词 [math]\displaystyle{ x }[/math] 及描述性质的谓词 [math]\displaystyle{ p }[/math] ,这一个体不能既具有这一性质(即命题 [math]\displaystyle{ p(x) }[/math] )又不具有这一性质(即命题 [math]\displaystyle{ \lnot p(x) }[/math] )。